说起长三角的沪宁杭,它们的标签基本上就是整齐划一的经济发达,交通发达,商业发达等等。似乎这是三座没有血肉的城市。然,如果你只知南京,上海,杭州而不知金陵,华亭,临安。那对这三地的评价似乎是欠妥的。今天就先来说说南京。
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。
自古以来,每座城市主要风格都只有一种。亦雄,亦柔,亦奇。即便是以兼容并包著称的长安城。主旋律依旧是雄伟大气。而金陵的特殊,正在于他以各种不同的风格著称过。魏晋的风骨,南唐的温婉,洪武的铁血,秦淮的靡音以及其自古便有的王气都是它的标签。
说起金陵的王气,大概来源于它的地势,依山临江,龙盘虎踞。我虽不是很懂风水,但这应当确实是个帝王州。不然也不会等到“王睿楼船下益州”,它的王气才黯然收了。
魏晋时期的建业应该算是金陵最辉煌的时刻了。然不同于长安洛阳。金陵的辉煌是建立在和国家,时代的偏安和没落的反差中。士族掌握的社会江山永夜,以建安七子为首的名士们既不能兼济天下,也不愿独善其身。便只能寄情竹林山水来言志,终生不向权贵低头。在那个察举孝廉和九品中正的时代,能喊出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的口号确实难得,因此也堪称魏晋风骨。
它再次受到世人瞩目则是三千里地山河的南唐。似乎是受了六朝和隋唐的积淀。南唐时期的金陵空前繁华。最明显的便是它养出了那位风流天子违命侯。即便来到了同样以繁华著称的汴梁,他依旧还念的是过去的“车如流水马如龙”。可见当时的金陵是何等的闾阎铺地,钟鸣鼎食。若非如此,以李后主在江山尽失却还想着“垂泪对宫娥”的性情,在汴京的清明上河中也不难做出“乐不思蜀”的事情。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,在他尽享“浪花有意千重雪,桃李无言一队春”时,可曾有预感会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结局。
尽管南唐的“盛世”就此离去,但历史将重任交给了金陵。是的,民族复兴的重任,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的重任。那位铁血的洪武大帝,就是坐镇金陵,指点江山,一次次地派遣徐达,常遇春,李文忠,蓝玉北伐。不仅将万里河山重归我华夏民族。更开创了近300年历史的大明王朝。这时的金陵,尽被“天开万载兴王处,地辟千秋永朕京”的意气风发所笼罩。重兴汉家衣裳,复我礼仪之邦。涅槃华夏的荣耀,应当属于金陵。
江山摇曳,山雨欲来。然金陵的秦淮河畔笙歌依旧。秦淮八艳的靡音也如夜市的灯笼般悄然生起。不同于传统女子的小家碧玉或者大家闺秀。八艳中的女中豪杰真可谓让人敬佩。她曾以稼轩之词命名;她曾全力支持丈夫抗清,并一起为大明朝守节;在见复国无望之时主动与丈夫相邀跳河殉道。只可惜,那位丈夫,那位东林党领袖钱谦益不但以水寒为由拒绝殉道,还在几天后剃发易服,出仕清廷。柳如是的一身风骨,却终因将自己的一身所托非人而郁郁而终。同样的性情,她比柳如是幸运,她曾在新婚之时却奁以明不接受权奸笼络之志,得到了丈夫候朝宗的全力支持。后她又为等待候郎坚决不愿改嫁而血染桃花扇。李香君,为了气节而坚决明志的性情,折煞了多少所谓的忠臣们?即便温柔如陈圆圆和董小宛等,都为自己的丈夫保持一身正气而尽心尽力。可敬,可叹。
正如哀江南中所言:
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,秦淮水榭花开早,谁知道容易冰消!眼看他起朱楼,眼看他宴宾客,眼看他楼塌了!这青苔碧瓦堆,俺曾睡风流觉,将五十年兴亡看饱。那乌衣巷不姓王,莫愁湖鬼夜哭,凤凰台栖枭鸟。残山梦最真,旧境丢难掉,不信这舆图换稿!诌一套《哀江南》,放悲声唱到老。
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
几经风雨,金陵的辉煌都已被踏没。而今,已更名为南京,继续着新的历史。
(本文最后被管理员云尔修改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