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略文学网_华人文学
登陆  注册  发表文章   
五略文学QQ群:518532181
帮助
首页
近体诗
词赋
古风
长篇
社团
诗赛
自由体
散文
知识
网校
官网
|  
  五略文学网_华人文学 散文小说 正文
  精华帖 父亲(散文)
 
0 加入收藏
 
 
赵淑敏( 贡生正 4438浏览  2016-12-12  

北京商书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,精益生产咨询,人力资源咨询
 
 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。但是却心灵手巧,外面农活样样精通,在家里也能为我们缝缝补补。
   爸爸是1946年当的兵。
   父亲小的时候家里贫困,11岁就给地主扛活。因为营养不良个子很矮,在内战拉开帷幕的时候,他们是第一批义务兵。在我们那里家里弟兄3个就要有两个去当兵。那一年父亲18岁,去验兵因为个子矮部队不要他。我的两个伯父够条件去,我的二伯父胆小,父亲是顶替二伯父去的。
   父亲随着部队转战了大半个中国。经历了30几次战役。在1950年又响应党的号召抗美援朝,踏上了异国的土地。在朝鲜战场征战了两年半,因病回国。
   回老家探望我奶奶,看老人没人照顾,要求转业。那一年父亲25岁。转业回来后,父亲是被安排在县里粮食局工作的,因为奶奶不习惯县城的生活,爸爸陪奶奶回到了农村。
   回到老家是很苦的,借住在乡亲家里。父亲是勤劳的人,第二年春天的时候,父亲自己在村子外面,朝阳坡地势稍高的地方,挖了个地窨子,总算和奶奶有个落脚的地方。
   因为家里穷讨不到媳妇,在28岁的时候才和母亲结婚。母亲是残疾人,家里外面的活都干不了。父亲就成了家里家外的一把手。
   父亲母亲生了我们姊妹五个。在那个年代却没有让我们受到一点委屈,享受到充分的爱。
   最让我敬佩的是父亲的为人。父亲当过兵又是党员的缘故,大家推举父亲做了生产队长,治保主任,民兵连长。父亲没有让乡亲们失望,在最艰苦的岁月里给我们村子安上了电灯。铺桥修路兴修水利,什么都走在别人的前头。
   改革开放实行连产承包,兴起农副业同步走,他也是带头人。带领乡亲们首先致富,却把自己放在后面。
   父亲的故事太多太感人,我真的不知道要怎样写才能表达我的心情!
   父亲去世的时候差不多整个村子为他送行。我为有这样的父亲骄傲。
   父亲从不贪便宜,没动过别人一丁点东西。为乡亲做事也没收过一点好处,哥哥们不理解父亲!我理解,尊重父亲,父亲的品格如金子一般闪光。
   住在东北农村的都知道,我父亲的职位有多荣耀。用我们老家话说:就是土皇帝,可我的父亲是真真正正的人民公仆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!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
   父亲也有父亲的执诺,就拿给村子里安电这件事来说吧!那是80年代末我还很小。给我的记忆是,在冬天和夏天农闲时节,父亲每天早早的就走了,回来却是很晚。
   在父亲和母亲的交谈中,我才知道父亲是在,号召村民们出义务工。
   那时候没有挖掘机,下一根电线杆子要挖很深的坑。都是用人力,一锹一镐的挖出来。因为是不挣工分的,有一部份人不爱出工。施工必须在冬季和挂锄以后才能进行,特别遭罪。
   冬天可想而知,在东北吐口唾沫到地上立马结冰。每天看到父亲进屋的样子是,胡子上,帽沿上都是冰霜!脱下来的鞋子也是硬邦邦的。
   免不了母亲埋怨父亲,怕费力不讨好。这时候的我,会给父亲拿过烟笸箩,父亲总是装上一袋烟,就着火盆的火点燃,吧嗒吧嗒吸上两口。也不和母亲争辩。
   这时候的母亲会把饭菜端上炕桌。母亲是心疼父亲的,虽然唠叨埋怨,确包含着一份情。父亲不喝酒吃饭的速度很快,吃饱饭的父亲一会儿就没了身影!
   夏天不能施工,因为雨季挖出的坑让雨水一浇就堆了。东北的土质属于腐植土比较松软。
   挂锄以后父亲就带上几个人和施工员勘测怎么拉线路,选好坑的位置,经历了三年时间,我们四个自然村都亮起了电灯。在晚上无论去谁家玩耍,家里的女人凑到一起做针线会说:多亏了老赵,为我们安上电,有了电灯。做起针线不累眼了。每逢听到这样的话,我心里美滋滋的,为有这样的父亲自豪!
   父亲为乡亲做的事情太多了,大道婚姻嫁娶,修房砌屋,小到鸡毛蒜皮,夫妻吵架。谁家的事都要找父亲。大事要父亲出主意,小事要父亲评理。
   在我整个童年时光里,白天是很少见到父亲的。
   80年代中期,改革开放的春风,早已吹遍神州大地。父亲就开始了动员村民承包土地。带领乡亲搞副业,为乡亲借钱,贷款。
   为这些母亲总和父亲吵架。父亲就拿上他的烟斗,去村边的小树林蹲着抽烟。那时的父亲已经老了,头发基本是白的了。
   岁月的沧桑已经刻在了脸上,唯有父亲的目光还是那么坚毅。随着袅袅轻烟飘向远方。
   我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很少,我16岁就走出来了,一直在外面为生活打拼。但是父亲的形象,在我心里是不可磨灭的,父亲的做人影响我的一生。
   在父亲晚年,改革开放给人们创造财富的机会了。却也把人的自私勾了出来,在父亲做村长的时候,每年都要修路的。父亲退下来以后村里的路,有一段时间是没人管的,父亲拖着年迈的身子一锹锹的挖。填平那被车轮碾压过后,深深地辙痕。
   那一年正好我回家看望父亲,我劝父亲您已经老了,就不要在去做了。父亲只是说一句话,闺女!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想。这就是我的父亲,父亲就是要这样的人。
  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那次在家,经过了几天雨水冲刷,我家东边路上的一座小桥,是一种水泥筒子桥。几个水泥筒子排在一起用土填平压实。这种桥就怕雨水冲刷,两边的土会被冲走,人还可以勉强过的,牲口拉的车,还有手扶拖拉机就过不去。
   天晴了,父亲就扛上铁锹去修。我是不赞同的,但是父亲的倔强我们是劝不回的。我也只好帮助父亲,乡亲们看到父亲如此,都自发的来和父亲一起修桥。
   人多力量大,桥很快的修好了,父亲那饱经沧桑的脸庞,难得挂上喜悦的微笑。那悠远的目光仿佛看到了战场上,曾经尖刀班班长的飒爽英姿。
   我们姊妹五个,大姐在19岁的时候去了。父亲最亲大姐,大姐的离世给父亲不小的打击。可能就对我比较宠溺,从不责备我,我也亲父亲。
   80年代的时候,在我们老家,男孩女孩不过20岁就结婚了。基本父母包办。我大哥二哥都在17岁结婚了,都是孩子不懂事,到现在婚姻都不幸福。包括我在内!在这件事上父亲很内疚,他把他的内疚都埋在了心底。
   哥哥们也埋怨父亲,为什么不替自己着想。父亲要是自私的人,我们生活的会很好,我也不会缀学。我爱读书,刚不上学对我来说打击太大了!死的心都有。心里也怨过父亲,但是随着年龄增长,我懂了父亲的为难。
   其实父亲心里更难受!我理解父亲,一个在战火中走出来的老兵。他的信念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
   父亲是个节约的人,每次去县里开会,给的饭补都不舍的花,拿回来了给母亲。父亲到弥留之际穿的衣服还有补丁。我们给买的衣服一直不舍的穿。但是在帮助别人上,父亲是很慷慨的。
   父亲也是很孝顺的人,奶奶去世的时候,我还没出生,没什么记忆。我的外婆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去世的。
   外婆是中风,在我没出生的时候,就卧床不起。这里最该提到的是我的二舅母。在我一生里,除了父亲和我现在的婆婆,二舅母是我最敬重的人。我外婆卧床五六年,伺候都是我二舅母一个人的事。而且从没有怨言,真是应了那句话“任劳任怨”。
   我母亲姊妹六个。
   我三个舅舅一个姨都没给我外婆挖屎尿。前期是我二舅母一个人照顾,后期厉害了,是我父亲照顾晚上,我二舅母照顾白天。舅舅们胆小,不敢陪外婆晚上一起住。在外婆病重的后几个月里,晚上一直是父亲陪伴外婆,直到外婆离世。
   外公的每次病重,也都少不了父亲陪床,外公在78岁的时候做了一个大手术,在医院晚上都是父亲陪伴。
   我的二舅母真的很值得尊敬,外公是把小肠全部切除,不能吃硬的东西。只能吃流食,在我舅母家里能活到86岁真的不容易。农村的条件多么的不好。只能喝小米粥,吃烂面条,少量的吃点饼干。牛奶都不能喝,起沫,不好消化。
   外公去世前后父亲一直陪伴在身边,父亲的孝顺真的让人感动!到现在亲戚们都称赞父亲,乡亲们也竖大拇哥。
   父亲您是平凡的父亲,在你嘴里从没说过高言大志。只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你的一生!你留给女儿的是无尽的思念……
   小的时候父亲给我的记忆都是忙碌的身影,白天很少见到父亲。在冬天很多的时候是我都睡醒一觉了,看到的父亲在为我们烤棉裤棉鞋。
   东北冬天烧火炉子,那些年是买不起煤烧的,烧的都是玉米根茎,大豆根茎,炉火的温度并不高,烤干一双鞋需要很长时间。
   那时候没什么玩具,在冬天里滑冰是我们最大的乐趣。东北的冬天除了雪就是雪,在房前屋后的土坡泼上水,就是很好的滑冰场。
   放学后,放假里,十几二十几个孩子会争先恐后的来玩。滑冰,打雪仗,骑着一根木棍从坡上滑下来,多数时候跌的是满身冰雪,冰雪被体温一蒸,裤子和鞋都湿漉漉的。
   父亲都会在晚上守着炉子给我们烤干,没有一句责备的话。
   我比较淘气,穿的衣服鞋子,比哥哥们坏的快,父亲总是给我缝补衣服鞋子。母亲责备我一个姑娘家家的,就不能老实会。我手脚不好,你爸那么忙还要抽时间给你补衣服。
   你羞不羞?这种时候父亲总是笑笑说:人家是淘小子出好的,我家是淘丫头出好的。
   在文革期间,体现了父亲的正直。我出生在文革的后几年里,很多事情是没有记忆的。
   能拾起的记忆是,大约五六岁的时候,总有一些长辈来家里。母亲总是这个让我叫伯伯,那个叫叔叔。给我的印象是这些人很洋气,和村里的长辈不一样。
   后来我大一点了,才知道,这些人是文革期间被下放来的,有县里的,有省里的,在我老家的话说:都是当官的。
   在文革期间,父亲保护下来的。我家是三间土屋,格局是东西两间住人,中间的做厨房。当时的我家西屋,就是这些人的避难所。
   他们本该住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圈里,父亲怕红卫兵批斗他们。根本没道理好讲,造反有理。
   不过村里的人是敬重父亲的,有父亲在没人敢乱来。因此父亲保护了一大批人。
   文革过后他们都陆续回城里了。这些叔叔伯伯,有空就来看望父亲母亲。最开心的是,他们给我们带来的礼物,有连环画,糖果。别的东西父亲是不收的,怎么拿来,怎么拿走。
   我在没上学的时候认识很多字,是和小人书分不开的。
   哥哥们不喜欢书,喜欢糖果,糖果归他们,书归我。这可能就是我和文字的缘份。
   童年最快乐的就是,找人教我读小人书。所以在我没上学之前就读过了《三侠五义》《三国演义》《西游记》。那时候在我们村子里找本书看很不容易!
   文革过后,父亲是有机会再回到城里的,当时的县公安局长,要把父亲调到公安局下属的一个派出所工作,父亲为了乡亲们放弃了。父亲真的很无私!
   建国初期的乱砍乱伐,使生态遭到了破坏,以前我们村子是绿树成荫,水流清清的。乱砍乱伐使美丽的村庄,遍体鳞伤,面目全非。
   改革开放以后,父亲动员村民植树,文革的阴影还没有散去,没有人敢承包荒坡,烂泥塘植树。父亲是第一个签合同的人,父亲带领我的哥哥们开始了植树造林。
   住在东北农村的知道,有一种杨树一节一节插进地里的,不用刨穴。柳树是整根放倒压在泥里,插杨树苗必须要在雨前雨后,要是晴天成活率很低,植这种树很遭罪。
   现在这片树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。父亲去世的时候我回家,去那片树林里,找寻我童年的记忆,追寻父亲的足迹。
   经历了三十几个春秋,有些树壮的,我已经抱不拢了。
   感叹的是,树亦葱笼,人已去,天上人间两别离!
   父亲去世是清明的时候,北方寒冷的缘故,杨树的叶子是含苞待放的,草色还是浅浅的嫩绿。因为见伐的缘故,树林里给人的感觉是空旷深幽的。踏着满地的枯枝败叶,偶尔还有未曾化尽的雪色
   。我仿佛看到了父亲弯腰栽树的样子。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,跟在父亲的左右,嘻笑玩耍,天真烂漫,偶尔的递上毛巾,给父亲擦汗,父亲眼里是暖暖的温柔。
   有很多时候是汗水雨水一起的。仿佛又听见父亲呼唤我“闺女”快回家淋雨要感冒的。我总是不听的,要和父亲一起回的。
   父亲去了,留下了这片莽莽苍苍的林子,在默默的经历着岁月的洗礼,在见证一个老兵平凡的一生。
   这该是父亲的私有财产,为了响应政府号召,父亲把合同上交了。而这些年见伐卖树的钱,和现在这片林子,都是属于父亲的。但是却成了某些人的东西,父亲活着的时候也不去争辩。这体现了父亲的大度。
   听母亲说:父亲这些年总是去那片树林,可能也是在找寻一些记忆。
   我还是为父亲骄傲的,因为这一片苍翠是永久存在的,是不可磨灭的见证,就像是在纪念父亲的淳朴善良。
   “父亲”,我们为有你这样的父亲骄傲自豪。您在天国还好么?您的女儿想您,想您曾经的点点滴滴,想您默默付出的一生!想您……好想……
   

 
 
 
  版权说明:本文版权归五略文学网_华人文学网站和原作者所有,未经本站允许不可转载及复制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!  
 
我要评论
内容:  
图片:  
格式为.gif或.jpg或.jpeg,大小不超过300k。
登录系统   注册会员
 
首页
关于
站务
初学
帮助
榜单
楹联
 
鲁ICP备13026766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