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来频频读到老哥老姐撰写的回忆,那洋洋数千字的详述的确是过来人的心迹。
作为年逾古稀的吾辈,若能将往事抽丝剥茧,找出对当下的启迪,不啻立起了旅途的路标,亦可为后人借鉴。但,如若只是原封不动地复制当年,且事无巨细,不厌其烦地细数当年的蛛丝马迹,通篇充斥着自誉自诩、自怜自惜。这样的“回忆”叫人实难有读完的耐心;即便是同龄人,也不由要掩卷太息——唉,当年神州,舜尧六亿;彼此也都相去无几……
不是想泼冷水,只是想提个醒。文章是写给今人看的。人生苦短,每个人的时间都十分有限。且不言年轻人如何在没白没黑地为生活打拼,便是退休一族也都有忙不完的事情。谁又会对你——一个普通老百姓(平凡的陌生人)琐碎的过去感兴趣?即便是故交老友,当年的芳华,也只剩长长的叹息。
诚然,作品都是源自过去的事情;但其生命力不就在于对当下的意义?过去的日子如同深山的矿藏,若能开采冶炼自可增添社会的财富;倘若尚不具备所需的能力,谁又会把石头通通挖出,到处堆积?
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写出震古烁今的作品,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鉴赏能力:你爱读的书一定有什么触动了当下的你。你写的回忆,也需能与当下接轨,感动今天的上帝。否则,即便详而又细,即便能出版发行,也不过如堆积的石头而已。
其实回忆过去也好似重返故里。故乡的路,只有自己才熟;曾经的酸甜苦辣,也只有自己才懂得。“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”,这样的回忆不啻在寻觅源头的活水。若能因之发现自己,找出对今天的反思和策励,不啻一次再生的洗礼,弥足自己珍惜。正如杨绛先生所说“世界是自己的,与他人毫无关系。”——杨绛《百岁感言》。又何须在意是否有人懂你,何须眼巴巴地指望“撰写回忆”让后辈传继?
写至此,不由想起罗素的名篇《论老之将至》:“从心理角度讲,老年需防止两种危险。一是过分沉湎于往事。人不能生活在回忆当中,不能生活在对美好的往昔的怀念或对去世的友人的哀念之中。一个人应当把心思放在未来,放到需要自己去做点什么的事情上,要做到这一点并非轻而易举,往事的影响总是在不断地增加。人们总好认为自己过去的情感要比现在强烈得多,头脑也比现在敏锐。假如真的如此,就该忘掉它;而如果可以忘掉它,那你自以为是的情况就可能并不是真的。……”的确,这正是年逾古稀的吾辈需三思的问题。俗话说“好汉不提当年勇”——拿得起、放得下、看得开——这才是人生的真谛。
朋友,让我们放开过去,且把回忆珍藏在心底。活在当下,珍惜尚存的精力,做自然而然来到身边的事情。人生的最高境界莫过于“从心所欲不逾矩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