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其实前三句都是娘的感受。第四句总结,此语即娘的这番话,写自己听后的感受。
|
|
|
2017-02-20 |
 |
|
|
|
|
第二句接不上第一句。没有人说绝句每句要有一个主语,没有主语也是可以的,但没有主语不等于没有主体;诗之情、景,出自主体。就如本诗,便是前三名句全是娘的语言和感觉,也是你表达的,主体是你而不是“娘”。所以,“娘”实际上是第三人称出现的,而“觉”和“盼”两个关键动作应该是“娘觉”、“娘盼”,但诗里没有这样的意味,则到第四句“闻”出来,自然就不免让人得问:这三个动词的主体是谁?如读者这样问,那是读者水平不行?
|
|
|
2017-02-20 |
 |
|
|
|
|
年味娘言 不能作为娘言年味的倒置? 又一疑问,经常见到倒置的句子,为啥这里不可以?
|
|
|
2017-02-20 |
 |
|
|
|
|
请问第二句能否承接第一句?娘说"年味没有了,平时也盼儿归”。这是我一直疑问的地方?为啥绝句要分每句都是一个主语??没有主语,不可以?
|
|
|
2017-02-20 |
 |
|
|
|
|
请问第二句能否承接第一句?娘说"年味没有了,平时也盼儿归”。这是我一直疑问的地方?为啥绝句要分每句都是一个主语??没有主语,不可以?
|
|
|
2017-02-20 |
 |
|
|
|
|
四句中三句主体是“我”(作者),唯第二句成了“娘”,与文路上不贴切,因为整诗是写“我”的感受。
|
|
|
2017-02-16 |
 |
|
|
|
|
短短数语,道出了真情实意,团圆就是过节,在外游子的辛酸虽然直言,但已经可以想到。在外多不易,能常回家看看,就回家看看。
|
|
|
2017-02-13 |
 |
|
|
|
|
内容生动感人,表现出心酸的情态。只是语言表达有待精炼。首句:年味娘言渐觉微 年味娘言 不通顺。
|
|
|
2017-02-12 |
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