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略文学网_华人文学
登陆  注册  发表文章   
五略文学QQ群:518532181
帮助
首页
近体诗
词赋
古风
长篇
社团
诗赛
自由体
散文
知识
网校
官网
|  
  五略文学网_华人文学 知识 正文
  7.词的声韵
 
0 加入收藏
 
 
冰竹( 贡生中 9741浏览  2016-11-15  

北京商书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,精益生产咨询,人力资源咨询
 
  第六讲

一、倚声和倚声学
第一讲里提到过倚声和倚声学,古人对于格律诗创作统称为作诗或写诗;而对于词的创作就不叫“作”或写,而是叫“填”词。因为填词是要受声律的严格约束的,它的每一曲调(词牌)都有其固定形式,而这种特殊形式,是经过音乐的陶冶,有它整体的结构,不容任意破坏的,所填的每个字,每一句都要与曲调相协,也就是说,是先有了曲而后再根据曲来填上词。“倚声学”出自龙榆生先生,大约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,也就是40多年前。出现的“倚声学”三个字。

但实际上,在清朝,就已经有类似的说法,比如“依声之学讲”,作者所要表达的起伏变化的感情必得和每一曲调的构成,轻重缓急和节奏关系相应。这种“因声以度词,审调以节唱,句读短长之数,声韵平上之差,莫不由之准度”的严格的音乐性,决定了它只能是“倚声填词”“由乐以定词,非选词以配乐”,就是我国文学史上所习用的词曲名称。清人宋翔凤《乐府馀论》中有:“宋、元之间,词与曲一也。以文写之则为词,以声度之则为曲。”因为这两种形式都得受曲调的制约,所以在声韵方面都是要特别讲究的。 那就是填词不可以随意就填,要在填词之前先确定你所填的内容是属于什么情感,首先要定位,以此来确定你选择的词牌,或者说以词牌来确定所填内容。

 

 

二、倚声填词的必要性

词是用来歌唱的,歌者乐也,故为倚声填词。

今天的词不会再用来唱,因为绝大部分词牌的曲谱几乎是不存在了。

北宋音乐理论家沈括就曾说过: “唐人填曲,多咏其曲名,所以哀乐与声,尚相谐会。

今人则不复知有声矣!哀声而歌乐词,乐声而歌怨词,故语虽切而不能感动人情,由声与意不相谐故也。《梦溪笔谈》对这段话做了诠释-----“声与意不相谐”,由于填词者对每一曲调的声容不曾作过深入的体味,

尤其在词体逐渐脱离音乐而不复可歌之后,学者只知按着一定格式任意“填”词,

尽管平仄声韵一点儿不差,但最主要的各个曲调原有的声情却被弄反了,故无法感动人心的。

宋人尚有此说,何况我们今人, 虽然现在词已经没有了乐谱,不能再拿来演唱,但是,每个词牌都历经了上千年的时光,都有了约定俗成的适合表达的情绪, 并且这约定俗成的开始,应该也是乐谱本身的特点。所以,为了避免所填之词与原词谱情感相悖,我们所填之词还是要尽量的符合每个词牌的特点,不能拿个欢乐的词牌却去填了悲伤的内容, 或者适合填悲伤内容的词牌填上了新婚贺喜或者祝寿的内容,这都是对词的不解造成的。

 

三、曲韵六部

我把搜集关于词韵的区分拿来共享: 呼分开合,

音辨宫商,

等叙清浊,

而其要则有六:

一曰穿鼻,

二曰展辅,

三曰敛唇,

四曰抵腭,

五曰直喉,

六曰闭口。

 

下面具体介绍一下:

1、穿鼻之韵有,东冬、江阳、庚青蒸三部是也,其字必从喉间反入穿鼻而出作收韵,故谓之穿鼻。
2、展辅之韵,支微齐灰半、佳半灰半二部是也,其字出口之后,必展两辅如笑状作收韵,故谓之展辅。

3、敛唇之韵,鱼虞、萧肴豪、尤三部是也,其字在口半启半闭,敛其唇以作收韵,故谓之敛唇。

4、抵腭之韵,真文元半、元半寒删先二部是也,其字将终之际,以舌抵着上腭作收韵,故谓之抵腭。

5、直喉之韵,歌、佳半麻二部是也,其字直出本音以作收韵,故谓之直喉。

6、闭口之韵,侵、覃盐咸二部是也,其字闭其口以作收韵,故谓之闭口。

 

 

《曲韵六部》是清代戈载著《词林正韵》中的一部分。

即把收音(韵音)分成六类,

就是上面独酌老师整理的那部分展辅收音、敛唇收音、直喉收音、穿鼻收音、抵腭收音、闭口收音,俗称“曲韵六部”,现今仍然沿用。下面告诉大家如何区分这六种收音

 

1、展辅收音:以i收尾,如::ai

2、敛唇收音:以u 、o收尾,如:ou ao

3、穿鼻收音:以ng收尾,如:ong, ing

 

4、抵腭收音:以n收尾,如:en

5、直喉收音:无韵尾的开口韵。如:a

6、闭口收音:以m收尾。只存在于古音闭音节和部分入声字中,普通话中只有个别的叹词属于此类。

我们现在常用的是:

1、 展辅收音

2、敛唇收音

3、穿鼻收音

4、抵腭收音 这四部

 

其他两部故不再做讨论 ,有个别的叹词属于此类。简单的说,因为词是在舞台上唱的,所以字的发音与口型有直接的关系,

填什么字发什么音与词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关系很大。 曲韵不是词韵。是元曲和以后的戏剧用的,但这《曲韵六部》是关于汉字发音部位和方法的。不止元曲、戏剧演唱的时候要用,对诗词赋等吟诵演唱都是有指导意义的。元曲、戏剧用韵讲究十三辙或曲韵十七部,

和词林正韵的十九部是有所不同的。

大家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在网上搜一下《曲韵十七部》。

 

 
 
 
  版权说明:本文版权归五略文学网_华人文学网站和原作者所有,未经本站允许不可转载及复制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!  
 
我要评论
内容:  
图片:  
格式为.gif或.jpg或.jpeg,大小不超过300k。
登录系统   注册会员
 
首页
关于
站务
初学
帮助
榜单
楹联
 
鲁ICP备13026766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