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邢老爹自杀未遂!”消息在十里八村传播 。人们已沒有了当年的震惊。有的,也只是感叹-----他真的老了。
邢老爹在这一带很有名气。一个二百多户的村子,原来穷的叮当响。自从他接手,硬是让他治理成全县有名的致富模范村。他培育出棉花新品种“高产2号”更是造福一方。
一次,上面来了位领导,听完邢老爹对棉花新品种的讲述,频频点头。他没想到,一个毫不起眼的泥腿子,竟能培育出让科研人员都信服的棉花新品种。为集体增产增收做出这么大贡献。
不无感慨地说:“真是人才啊!” 他随即吩咐随从人员:“让他把这些经验,都写成书面材料,全县推广。以后就把他调到县里,专管棉花栽培与种植这方面工作。”
人们都说, 邢老爹这次要端上铁饭碗了。老爹也只是笑笑,继续忙他那一大堆事情,像是什么也沒发生似的。
过了两天,他来到徒弟大成家,说:“大成,你这几年跟师傅搞棉花新品种培育,沒少吃苦遭罪。师傅想,这次机会就给你吧。”大成一听,愣住了,以为自己听错了。看到师傅那威严的表情,半天才缓过神儿来。
忙说:“这可不行。师傅!这是你多年心血换来的机会。别人不知道你付出了多少,我最清楚。”
老爹笑笑说:“师傅都是土埋半截的人了,也没啥大出息了。再说,咱这村里家里的……我能走得了吗?你年轻,脑子灵活,出去见识见识,多学些有用的东西,以后还能帮衬帮衬乡亲们。”
大成说啥也不干。他说:“那样,我还叫人吗?我怎么对不起师娘和妹妹们……”
第二天,邢老爹还是打发妻子来说服了徒弟。并把这些年自己搞实验积累的笔记一并交给了徒弟。
后来,又发生了一件事。让人们不光尊重他,还怕他。尤其小孩子,见到他就躲。
他家有二个闺女。那年,小的刚十几岁,正上初中。一天下午放学,路过一片果树园。发现果树园的栅栏墙开了好几个窟窿。出于好奇,探头向果园看了看。只见,有俩老奶奶在里面捡苹果。 便问道 :“奶奶,你们怎么敢在集体的园子里捡苹果?”
她们说:“集体收完了,我们在捡漏。你进来帮帮我们吧,上树去摘一下高枝上那几个我们够不着的苹果。”
能帮助别人,是做好事。她就沿开着的栅栏窟窿钻进果园。三两下爬上果树,在厚厚的叶子里翻找,一共摘到三个苹果。她得到一个。心想,等爹娘下地干活回来看到后,一定会夸她。她把苹果装进书包,高高兴兴回家做作业去了。
她刚走,那俩婆婆被果园看护员逮住了。说是集体还沒放园,属于偷盗行为。
她们说:“邢书记家闺女也去摘了,你们还敢罚她不成,别光拿我们老百姓开刀。”
事情激化,摆在老爹的面前。他一听,火冒三丈。他怎么也不相信,自己家的闺女敢去偷公家的东西。
他决绝的说:“要是真是我家闺女去偷了,这个孩子我不要了,回家用铡刀铡了她!”
邻居姐姐忙跑去送信儿,让她赶紧躲躲。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听到这些话吓坏了,沒等爹娘回来就跑了。街坊邻居、亲戚朋友,帮忙找遍了所有能想到的地方,一直沒找到。为此,当娘的哭瞎了双眼……
再后来,老爹赶上了第一批农村干部退休。国家一年给他补贴几百块钱。不久,老伴去世了,他一个人继续在农村生活。还是住在他的老房子里,摆弄着一院的蔬菜苗苗。一是可卖钱或送人,二是用他自己的话说,就是个营生。
老爹年龄越来越大,身体一天不如一天。那辆老式的宽把自行车,再也跨不上去了。尤其最近,他总得一半身体手脚麻木,医生说是偏瘫的预兆。
闺女也不放心,想把他接到身边有个照应。可他固执的就是不去,谁说也沒用。街坊邻居被背地里都说他真是犟了一辈子。当年造反派押他去批斗,硬是让他用铁锨给打跑了。
一天,闺女接到电话,说是他自己喝药了。就急三火四赶回家。看到他斜躺在沙发上,地上洒了一地农药,药瓶子滚落在桌旁。吓得连哭带喊,求人帮忙把他送到医院。经过抢救总算捡回一条命来。
出院后,闺女说啥也不让他再回农村了,硬把他拉进城里自己家。闺女心疼他,不无埋怨说:“爹,你明白了一辈子了,咋老了又干起糊涂事来了?花钱不说,多遭罪呀。”
老爹喃喃地说:“我不想再拖累你。我这辈子,最对不起老婆孩子……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