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庆之《诗人玉屑》引《缃素杂记》说,唐代郑谷与僧齐己、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:"凡诗用韵有数格:一曰葫芦,一曰辘轳,一曰进退。葫芦韵者,先二后四。辘护韵者,双出双人。进退韵者,一进一退。失此则谬矣。"
今人郭绍虞先生《沧浪诗话校释》在注解“有辘轳韵者双出双人,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”时亦引用了《缃素杂记》之语,并解释说:“凡两韵相通者,先二韵甲,后四韵乙,为葫芦格。沧浪指律体言。律诗只四韵,故不言葫芦格。若律诗先二韵甲,次二韵乙,为辘护格。两韵间押,为进退格。”
(百度百科上关于葫芦格说法大不相同:诗韵术语。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。葫芦韵者,一般用在首句押韵的律诗中,前二后三。如“东”、“冬”通押,先二韵“东”,后三韵“冬”。先小后大,有似葫芦,故称。不知百科上的内容从何而来,个人是反对的,即我支持先二后四的说法,即律诗中没有葫芦格。我曾见到有诗如下:
次韵杨宰葫芦格 宋陈造
生常信流坎,老不叹漂零。下平九青
雪后菊未死,雨馀山更青。下平九青
仍烦析尘语,远寄打包僧。下平十蒸
政绩随诗价,多君日日增。下平十蒸
依照之前的说法,这应是辘轳格,我认为这是陈造个人的错误,不足为训。)
进退格是两韵间押,即第二、第六句用甲韵,第四、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,如"寒"、"删"或"鱼"、"虞"等,一进一退,相间押韵,故称。辘轳韵者,双出双入。即律诗第二、第四句用甲韵,第六、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,如先用“七虞”,后用“六鱼”等,双进双出,前面一格,后面一格,此起彼落,有似辘轳,五七言律诗中经常用到,故称。
注:进退格、辘轳格中,首句是否用韵无关紧要,关键在第二、四、六、八句。
举例:嘲淮风进退格 杨万里
絮帽貂裘莫出船(下平一先),北窗最紧且深关。(上平十五删)
颠风无赖知何故,做雪不成空自寒。(上平十四寒)
不去扫清天北雾,只来卷起浪头山。(上平十五删)
便能吹倒僧伽塔,未直先生一笑看。(上平十四寒)
谢送宣城笔 黄庭坚(辘轳格)
宣城变样蹲鸡距(上声六语),诸葛名家捋鼠须。(上平七虞)
一束喜从公处得,千金求买市中无。(上平七虞)
漫投墨客摹科斗,胜与朱门饱蠹鱼。(上平六鱼)
愧我初非草玄手,不将闲写吏文书。(上平六鱼)
又有辘轳体,(与上述辘轳格完全是两个概念),诗体的一种,杂体诗名。此体要求写律诗五首,五首都有一句相同,这公用的一句,分别用作五首诗的第一、二、四、六、八句。或作绝句四首,公共句用作各首的一、二、三、四句,公共句若是放在第三句则需换韵;若作绝句三首,公共句用各首的一、二、四句,无需换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