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略文学网_华人文学
登陆  注册  发表文章   
五略文学QQ群:518532181
帮助
首页
近体诗
词赋
古风
长篇
社团
诗赛
自由体
散文
知识
网校
官网
|  
  五略文学网_华人文学 知识 正文
  谈谈应征作品的评价
 
0 加入收藏
 
 
云尔( 翰林准 3818浏览  2016-06-16  

北京商书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,精益生产咨询,人力资源咨询
 
   

谈谈应征作品的评价

 

但凡写作诗词作品,大抵有两种动机。一种是自己因有事要留迹有感要抒发,有了创作的冲动,才自选体裁自选主题(客体、环境和氛围),进行自由创作。古来绝大多数作者的绝大多数作品,都属于这一类。另一种是应制作品,是由他人(官方组织或聚会的朋友圈)指定了主题、体裁的创作。这也是古已有之的。科举应试就是其典型。今天各级有关组织诗词社团为了活跃气氛,为了诗友锻炼笔力、功力,也经常举行诗会。诗会中为了便于比较评点,常采取约定统一主题限定体裁的方法,来组织活动。在这种活动中,初学者能得到老师们的集中评点,通过比较尽快掌握诗词创作的要领,因此是一种好的创作模式,受到了大家的欢迎。

评价这两类作品的优次,我觉得应该有不同的检验标准。第一类作品自由创作的,利于主观率性的发挥,寄托自己的本真情怀具有更大的空间,因此也更能淋漓尽致。读者或其朋友读了便能了解其处境心思或期望。第二类作品,为了与约定的要求契合,就可能具有不同的情况。如果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”,那再好的也属于失败的作品。应试时,主考官不会给你高分,乃至于有给零分的。这个大家都明了。

我们青岛诗社最近进行了要求嵌句“莫道人心难似水”入“临江仙”的创作诗会,有不少人参加。本人就想利用这次机会,谈谈应征作品的评价问题。

我们先来看一首苏轼的“临江仙”:

夜饮东坡醒复醉,归来仿佛已三更。家童鼻息已雷鸣,敲门都不应,倚帐听江声。

长恨此身非我有,何时忘却营营。夜阑风静纹平,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。

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冈时所写,反映他苦闷和愤激的心情。表达了他渴求自由生活和精神解脱的愿望。主题集中,是写他饮酒归来的惆怅,句句没有离开这一取定的情景。句意连贯,易于理解。

再看一首纳兰性德的“临江仙·寒柳”:

飞絮飞花何处是,层冰积雪摧残,疏疏一树五更寒。爱他明月好,憔悴也相关。

最是繁丝摇落后,转教人忆春山。湔裙梦断续应难。西风多少恨,吹不散眉弯。

这是一首咏物寒天柳树的词,也比喻自己的遭际。主题集中,句句写柳,句句喻人。含蓄委婉,意境幽远。句意连贯,易于理解。

我们这次诗会要求写的临江仙,体式上“莫道人心难似水”嵌入词中,这不难做到。但用此句作为全词的主题来发挥,却值得探讨。

首先“莫道人心难似水”,本意很清楚,是说:“别说人心像水那样无形无际”,那样难以把握,少了是旱灾,多了又会是涝灾。水可以适当疏导,人心一样是可以把握的。这是一个从反向肯定的正命题,应当从正能量的方向诠释做人为人。要揭示人际关系是可以处好的,只要我们自己有素质能正确对待,就不难!

写人际关系,自然应该是这篇作品的主旨。干瘪地单纯论说人际关系,自然不妥。诗词作品,一般都是以物状人、状情。上述纳兰性德的“寒柳”就是范例。不能模仿“寒柳”句句写柳,至少不能离开“以水状情”的主题展开,否则就是脱离开题意的主旨设定了。

有人觉得“看不懂后生”的如下这一首写得最好,我们就来看看这一首。只是用来举例,本人别无他意,请“后生”君谅解,切勿见怪!

临江仙

莫道人心难似水,横流几覆桅樯。风涛万里洗苍茫。应停舟一叶,执斗细称量。

百岁功名谁在眼,斜阳转过西窗。闲将片纸寄疏狂。生涯歌啸里,不负满头霜。

这篇作品把需要嵌的主句放在上阕开头,这本身就值得商榷,因为劈头冒出主题句,有些唐突,不知来由。这个问题是许多嵌字嵌句诗词作品的通病,有人以为反正我嵌进来给定的词句了就“完成”任务了,上下协不协调就不管了,这是不妥的。我的意思,上阕有了铺垫,下阕开头一句再用这个主题句,转换起来会自然得多。

最重要的是嵌入这一句之后,紧接着按什么逻辑关系接下一句。没有了文理上的逻辑关系,就是一盘散沙了,如何能构成一篇有血有肉的作品呢?这也是许多人的通病之一。古人作品名家作品都是没有这种粗浅问题的。“横流几覆桅樯”与“ 莫道人心难似水”有什么关系呢?要说得通有关系,那至少得补充进去200字的文章,才能连起来,读者如何想象,来理解你的意思?横流是水,覆了“桅樯”,那怎还说“莫道…难似水”呢?岂不是反证么?接下来“风涛万里洗苍茫。应停舟一叶,执斗细称量”也不知作者想说的与“莫道…”句有什么关系。

如果说上阕的描写背景还是水的话,那下阕就似乎完全与水无关了。“百岁功名谁在眼”说个人功名去了;“斜阳转过西窗,闲将片纸寄疏狂”说闲情逸致写作;“生涯歌啸里,不负满头霜”是感叹人生吧?与主题句“莫道…”完全不搭界。

欣赏作品,只欣赏一种风格的词句是不够的,要看通篇作品的基调。如果基调乱了,架子倒了,整座楼房作品如何撑得住?

敝人这种观点,愿意就此提出来,与大家研讨。

2016-6-16


 
 
 
  版权说明:本文版权归五略文学网_华人文学网站和原作者所有,未经本站允许不可转载及复制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!  
 
    现有评论  
【←前5页 [1] 后5页→

共 2 条,目前1 - 2 条 共 1 页

2楼 冰竹 贡生中  
 
思路很好,值得学习!
 
  2016-06-19

1楼 一归 翰林准  
 
看完了,创作思路有了些感觉。
 
  2016-06-16

【←前5页 [1] 后5页→

共 2 条,目前1 - 2 条 共 1 页
我要评论
内容:  
图片:  
格式为.gif或.jpg或.jpeg,大小不超过300k。
登录系统   注册会员
 
首页
关于
站务
初学
帮助
榜单
楹联
 
鲁ICP备13026766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