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阑周末评词:
疏雨滴梧桐
八声甘州·雾霾
看轻绡纱幔罩天穹,朦胧把人囚。但草葱失色,游渔骇浪,飞鸟惊啾。一片烟云弥漫,空锁小阁楼。不尽潺溪水,细唱闲愁。 正是芳菲艳目,又如何消受,幽恨心头。奈自然破坏,埃雾意难收。问红尘,能填欲壑?放几分,植物育花柔。常思量,风清云淡,与世无求。
简评:《八声甘州》在慢词当中是相当流畅的仙吕调。而因有八声(八韵)故有人喜叠用八个声字作韵而创词,有紧凑绵密声声相继之感,读来朗朗上口,余韵无穷。相传边塞地甘州为荒凉之地凄凉之境,故八声便成声声凄怨声声哀忧之调流传下来,后人也有用此调填成喜悦的,但总不尽如意。自唐玄宗以来文人用此调者甚多,且不乏精品佳词,如柳永的《对潇潇暮雨》、稼轩的《故将军饮罢》、玉田的《对玉关踏雪》、东坡的《有情风万里》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好词。
下面我们来看看疏雨滴梧桐的这首《八声甘州·雾霾》。这首词写雾霾,从选调上看是成功的。雾霾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的一道心结,很好的环境被污染,清新的空气没有了,人们常常被一种灰雾笼罩,有时气都不敢大喘,给生活带来不少影响。该词以八声这样的凄凄之声诉说雾霾带给人们的苦难,是十分合适的。
开篇点题“看轻绡纱幔罩天穹,朦胧把人囚。”天空有一种纱幔笼罩,人们似囚禁在牢笼中一般。接下来从花草禽虫亭台楼阁来表现雾霾给其带来的影响。“草葱失色,游渔骇浪,飞鸟惊啾。一片烟云弥漫,空锁小阁楼。”上片的最后一声由溪流唱出闲愁。结构编排合理得当。
如果说上片是从景物反映的一种哀叹,那么下片应是从情物来表现作者对雾霾的感慨。“正是芳菲艳目,又如何消受,幽恨心头。”在如此好的光景中有如此不和谐的雾霾,人们如何消受?怎么能没有幽怨?这是大自然遭到破坏带来的恶果,“奈自然破坏,埃雾意难收。”红尘中该有多少难填的欲壑?“问红尘,能填欲壑?”期待能给几分宽松,让那些花儿竞放,“放几分,植物育花柔。”最后的结句寄予期望,若有风清云淡,当能与世无求,“常思量,风清云淡,与世无求。”
整首作品从总体来看可以点赞,据说作者是黄州的一名年轻诗人,我们正在发拙、寻找和培养年轻的诗人,疏雨滴梧桐的出现给我们眼前一亮,东坡传承后继有人。
但这首作品从写作上来看,笔力还不老道,字句的关联尚待修炼,一些用词也需要推敲,并有临摹之感,有些地方因担心伤律而使词语生涩不畅,在写作技巧上也有待提高。起句的轻绡、纱幔,意思重复意象罗列,却又不是递进和强调的关系。草葱这种组词显得十分别扭,游渔的渔应是鱼之误。空锁小阁楼,阁字出律。八声这个调在每一韵前都是个平声字,唱起来幽婉动听,若在韵前换成一个仄声(或入声,阁为入声字)就不协调了。潺溪水又是一处别扭,不忍读。艳目、埃雾,再犯同病。因为有了这些别扭的词汇,使读者读起来感觉不流畅不自然,写八声的紧凑绵密朗朗上口相去甚远。因此作者还得不断提高自己的组词造句能力,或经常读一些前人的作品来提高自己对词味词境的感觉。
(本文最后被管理员一归修改)
|